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打造,要顺应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基于现实基础,针对突出短板,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强化民生保障、提升城镇功能、弘扬巴蜀文化、加强社会治理,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一)大力推进经济繁荣发展 筑牢物质基础
高品质生活易居地的基础在于经济发展水平,只有通过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繁荣发展,才能创造更多创业就业机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1.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经济实力相对薄弱是成渝地区未来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必须立足于成渝地区的区位优势、生态特征以及资源环境条件,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重点推进“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以资源的低消耗来取得高效益的发展。
要以提供充足的创业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构建生态产业体系、解决环境污染为重要导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优质企业群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以实现成渝地区整体综合竞争力和生态化、宜居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2.建设国际化消费城市
顺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趋势,优化提升消费环境载体,创新发展消费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服务业核心城市建设和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有效带动生活品质提升。
▪规划建设和提升城市地标性高端商圈,差异化打造城市品质商圈,培育建设彰显天府文化和成都休闲特质的文化产业园区、艺术街区、音乐街区、名特餐饮、小吃街等特色街区,加快建设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
▪积极发展文艺演出、音乐会、体育赛事等文体产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大力发展“首店+小店+夜间”经济新业态,支持国内外品牌开设在川首店、旗舰店、概念店、体验店、定制店。
▪探索降低外资进入旅游、文化、体育、康养等服务领域准入门槛,发展“免税经济”,提升国际消费便利度。
▪探索以商务信用为核心的现代流通治理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服务,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3.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自主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潜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把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的基点放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
▪要充分发挥成渝地区科教资源优势,集聚和用好科技创新资源,打造吸引留住创新创业创造高素质人才的环境,增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助力成渝地区高质量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要立足科教资源优势,全力打好“科教资源牌”,积极支持成渝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进一步加强成渝两地科教资源整合,提高两地合作水平,推动建立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二)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提升环境质量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离不开宜人的生态环境,需要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建设适宜的绿地空间,切实保障生态安全,为居民提供优美、健康的环境。
1.打造宜人的生态环境体系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必须要求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健康的人工环境、必要的自然风光,因此,应该在建设经济的同时要提升对自然环境的重视程度,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要做好生态功能保护区、饮用水区、自然保护区三个区域的重点保护工作,加强绿化和河流的保护,增加绿地和水体面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要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要加强水源地环境和城乡污水整治,基本消除劣V类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
▪要以垃圾、污水、厕所问题为重点,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要加强法规建设,以严格标准管控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项目,以强制性效能标准约束产品生产流程,完善现有建筑、设计节能标准、规范。
▪要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全社会形成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的自觉性。
2.加大绿地系统规划建设
绿地系统是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能力、自动调节能力和生命力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乡容貌、调节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衡量生态文明程度、居民生活质量和宜居的重要标志。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绿地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改善成渝地区绿色空间的破碎化状况。
▪要全面挖掘绿地建设空间,在保留现有绿地系统整体格局的基础上,多方法多手段增绿、补绿、见缝插绿,对闲置和利用率低的空间进行梳理,开辟街头花园,丰富道路绿化立体层次,完善小区内绿地功能,建立屋顶花园,实现绿化景观品质从局部到整体的全面提升。
3.加大生态安全保障力度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求生态必须高度安全。
▪要加强若尔盖、川滇、秦巴、大小凉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大长江、嘉陵江、岷江、涪江、沱江等流域生态保护力度和生态廊道建设,夯实自然生态本底。
▪要促进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系统恢复修复,推进川西高原重点区域天然湿地重点保护修护,开展沙化土地和干旱河谷生态治理。
▪要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深化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争取若尔盖湿地纳入新一轮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要健全多元化、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鼓励开展跨区域生态补偿合作,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机制。
(三)突破民生事业短板约束 完善服务供给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需要优质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与效率,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1.创造就业创业机会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求有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更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使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
▪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支持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
▪要通过发展高效产业和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创业尤其是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方式,给城乡劳动力和外来打工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要加强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免费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劳动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
2.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
教育可以为高品质生活提质增色,事关居民高品质生活切身体验,高质量的教育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因此,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要坚持教育公平优质的价值取向,提高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让所有孩子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要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凸出矛盾和短板,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面,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着力解决幼儿“入园难”、中小学生“择校热”“大班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等问题。
▪要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加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
▪要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争创世界一流、国内一流,推动成渝地区教育国际化。
3.增强居民健康获得感
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健康问题将直接影响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因此,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关注生命全周期与健康全过程,大幅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要建立以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为依托,社区卫生机构为支点的医疗卫生体系,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推进“医联体”建设,构建远程医疗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
▪要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创新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4.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求老有所养,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
▪要完善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体系。
▪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老年人服务对象信息库,建立包括特殊困难老人在内的保障有力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要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均衡布局,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要全面推进医养结合,支持养老机构、社区托养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强化养老护理队伍建设,努力满足老年人口多层次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5.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高品质生活离不开住有所居,“居者有其屋”是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前提条件,因此,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必须要为居民创造相对舒适的住房条件。
▪要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手抓”,提供多样化的住宅供应和社会保障住房政策,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
▪要着力解决当前住房租赁市场发育不充分、租赁关系不稳定、管理不规范、权益不清晰的问题,让所有在成渝地区打拼的人都能实现“住有所居、心有所属”。
(四)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优化空间格局
高品质生活易居地需要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基础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为城乡居民打造生活舒适便捷的居家环境。
1.统筹“三生”空间
成渝幅员面积广阔、各地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地理空间形态各异,要立足成渝自身的发展阶段和空间形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突出城乡差异化建设,让城有城的特征、乡有乡的风貌,努力实现“均质不同态”的宜居形态。
▪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不断优化经济圈空间结构,塑造“江山相映、景城相融、绿廊相通、舒适共享”的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城市形态。
▪完善空间管控体系,联手共绘“三区三线”,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依托成渝地区的山脉水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等多种手段,将生态理念融入到生产系统和生活体系全过程和全领域,推动生态环境单一治理向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协调推进转变,打造城景交融、宜居宜业、山水城共荣的区域治理新格局。
2.加强城镇功能建设
提高城市发展宜居性,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严格控制城市开发强度。
▪加大城市空间供给,在中心城市规划建立中央公园。
▪协调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在保持古城、古街、古迹风貌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拥抱工业时代的崭新现代化城区,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的美丽城市。
▪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道路建设和改造,建设宜人的、完整的步行休闲网络,科学设计和管理公共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可供选择的公共交通,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交通管控系统。
▪要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供排水、电力、燃气等各类基础设施,加快公益性文体设施、社区居民生活保障商业网点等建设,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民生活需求。
3.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推进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以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为牵引,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广垃圾、污水的集中化处理,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强镇、美丽休闲乡村。
根据各个乡村的自身资源条件因地制宜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传承及合理利用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与开发中要做到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根据地理区位和地形地貌条件,突出野趣山居、川西水乡、诗意田园等特色,真正使乡村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心安之所。
(五)彰显巴蜀文化历史文脉 营造人文环境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需要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维护文脉的延续性,以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兼收并蓄,融合现代文明,提高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强化巴蜀文化延续与传承
传承和弘扬巴蜀文化,推动巴蜀文化繁荣发展,为助力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贡献力量。
▪要以记载传承巴蜀文化、红色文化、藏羌彝民族文化、乡村文化以及地震感恩文化为主体,积极开展志鉴编纂和文献整理,夯实巴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根基。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藏羌彝文化保护,推进川剧振兴,推动优秀巴蜀文化保护传承。
▪要加大对乡贤文化、家风家训、慈孝文化等文献的整理、传播,开展家谱、族谱搜集整理及数字化工作,深入挖掘、传承巴蜀优秀传统美德。
▪要立足新形势下巴蜀文化传承发展实际,强化开发利用,集中打造一批巴蜀文化精品和特色品牌,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巴蜀文化影响力,助力巴蜀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2.大力发展新时代先进文化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提升巴蜀文化软实力,助推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形成适应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的思想基础和道德规范。
▪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倡导公正、诚实、守信、自律的价值观。
▪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
▪要大力培育邻里文化,建设和谐邻里。
▪要大力培育开放包容文化,全面提升城市影响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3.提升文化服务供给水平
增加文化服务供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力提高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居民的整体素质。
▪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水平,完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快城市文化休闲街区、艺术街区、特色书店、剧场群、文化娱乐场所群建设。
▪要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实施振兴出版、影视、川剧和曲艺等重点工程,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
▪要主动融入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产业集团,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六)健全社会治理体系 增强安全保障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必须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满足居民安居乐业需求。
1.创新社会治理
在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中,创新社会治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要以建设社区服务载体和推进社区政务服务为抓手,将各类民生资源集聚到街镇、社区,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的新要求。
▪要提高为民服务能力,更多倾听民意、推动民议和借助民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要在创新社会治理中聚焦影响社会安全、制约经济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综合整治,加快补好短板,形成常态长效管理机制。
▪要创新社会参与方式、拓宽参与领域,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借助自治共治精治法治德治一体化推进,整体提升精细化社会治理水平。
2.加强公共安全管理
公共安全是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基本前提,安全没有保障就谈不上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
▪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坚决防范遏制重大特大安全事故。
▪要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土地征用、债务纠纷、安全生产等引发的社会矛盾。
▪要加大对社会舆情、网络舆情的监测力度,提升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能力。
▪要强化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以地震、地质、气象、旱洪等自然灾害防治为重点,深入开展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提升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和灾害综合预警能力。
▪要完善城乡应急体系,推进应急能力建设,加强应急物资保障,提升综合救援、响应处置、医疗救护、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
内容版权: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
图片来源:成都高新&摄图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